龙8long84月16日,昆明市盘龙区拓东街道在东风巷14号院举行盘龙区“民生小实事”启动暨首批项目开工仪式。拓东街道、金辰街道作为第一批项目试点街道,共8个项目。盘龙区委副书记朱金玉表示,盘龙区将建立“自下而上”的评价机制,以群众满意度为指标,对“民生小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在云南省,我们启动的这个‘民生小实事’项目是第一个以居民为主体,由居民自己成立自治小组、申报项目并筹措资金的基层自治工程。”朱金玉说。
东风巷14号院对着正大门有一个休息驿站,取名为“睦邻驿站”。虽然规划绿地面积较少,但是摆放整齐的盆栽绿植和塑料座椅却随处可见。在社区公示墙上,清楚的写着居民协商议事的流程,旁边的心愿墙上,贴着13张居民自己写的心愿留言条。
作为14号院“民生小实事”项目的牵头人之一,67岁的李迎新最得意的地方就是牵头建设了睦邻驿站。
李迎新说:“我们小区有193户居民,其中大部分都是70多岁的老人,出去买菜或者出门转转要是没个休息的地方实在太麻烦了。以前有一个帐篷搭建的歇脚棚,但是后面时间长了就坏了,所以我们就成立了一个5人组的小组,通过贴通知、民意调查、写报告申请资金扶持等手段来建设了这个睦邻驿站,后面还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很多社区小问题。”
从小生活在14号院的李迎新说,东风巷193户居民中有163户同意捐款改造,同意率达到83%。当初建设休息驿站预计花费5万元,但是通过居民捐款只筹集到5千元,后面只能写报告请求街道扶持,最后只用了二十来天的时间驿站就建好了。
通过“民生小实事”项目,解决了很多基层民生问题,在14号院长久居住的张大爷脸上也挂满了笑容。
张大爷说:“这个事情做得好,我们都很满意,特别是那个驿站,现在我们这些老人又可以在里面休息下棋了。以后要是再出现一些新的小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来解决。”
据了解,盘龙区拓东街道第一批“民生小实事”项目总共4个,均是工程实物类,分别是东风巷14号睦邻驿站建设、明通巷47号厕所改造、临江里48号大门换新以及白塔路201号公共空间打造,4个项目所处的院坝均建于上世纪70—90年代。
“民生小实事”实施之前,4个项目需求均已存在,其中东风巷14号院原来是一个临时帐篷搭建得歇脚亭;明通巷47号院,所有住宅内无卫生间,120户居民共用1个公共卫生间,该卫生间10年前整修过一次,但使用频繁,设施老化严重;临江里48号院大门自院子落成一直存在,门头松动,有安全隐患;白塔路201号院因物管变动,能够遮风挡雨的公共活动空间被挪作他用。
下一步,拓东街道还将对社区防护、绿化改造、文体建设等群众热切关注的问题制定具体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