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海丝之路文化和旅游博览会以“弘扬丝路精神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为“海丝”文旅再添宁波动力;罗田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作为,促进旅游业从山岳型旅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修水·宁红茶”2023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暨万里茶道文物主题游径活动举办,于6月16日在安徽黄山举行启动仪式。
作为中国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点城市,宁波以拥江、揽湖、滨海的地理优势,形成了数千年生生不息的商贸传统和海洋文化,被誉为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
如今,宁波正着力构建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保护长效机制,在海丝遗产活化利用、海丝文化发展传承等方面深度发力,从2016年开始,已连续举办8届海丝之路文化和旅游博览会。
今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日前,2023海丝之路文化和旅游博览会以“弘扬丝路精神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设置“海丝印鉴”“文荟天下”“甬享美好”“甬乐数智”四大展馆,吸引了来自海丝沿线多家主要企业参展。为期4天的博览会共吸引5.32万人次参观,现场完成文旅项目签约37个,总签约金额达219.77亿元,创历届展会新高,为海上丝绸之路文旅发展再添宁波动力。1
“斐济位于南太平洋,由330多个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美丽小岛组成,绝美的沙滩、温暖的气候、世界级潜水活动等构成了斐济这样一个能让时间停下来的神奇天堂。”6月30日下午,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2、3号馆连廊舞台区,“领事官员宁波海丝行”专场文旅合作交流会正在举行,斐济航空代表声情并茂地介绍了斐济的文化旅游资源,并“期待重启来自宁波和中国其他城市的包机游。”
到过中国很多城市的委内瑞拉驻上海总领事莱斯贝斯·贝里奥斯·莱昂则打起了“熟人牌”:“我代表委内瑞拉给全体宁波市民一个大大的拥抱。”她表示,此番来宁波参加博览会,是想为广大宁波市民带来更多惊喜,“除了大家熟悉的石油,委内瑞拉其实还有茂密的丛林、巍峨的雪山……可为大家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体验。”
哥斯达黎加驻上海总领事何思明表示,宁波正以一个开放的姿态张开双臂欢迎世界各地的人们,“借助海丝之路文化和旅游博览会,我们可以互相推介文旅资源,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好机会。”
中国已经与149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的142个国家签订文化和旅游协定或谅解备忘录
走进位于1号展馆的宁波展区,大屏上,景区类型及分布、实时游客数量、消防安全情况等数据结合城市的3D沙盘一目了然。“我们这套系统叫‘宁波文旅大脑’,通过接入相关数据库,可以为宁波整个城市的文旅资源管理提供可视化的决策基础。”“宁波文旅大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新加坡NEON集团展区,人形机器人“Atom”与身后的视频形成联动,有声音、有动作、有互动,科技感瞬间拉满,让观众大开眼界。“我们NEON是一家全球体验娱乐公司,通过‘实时动作、实时互动’技术与阿凡达、漫威、迪士尼等知名影视IP的结合,已经给全球60多个城市的数百万游客带去了沉浸式的娱乐体验。”
谈及此次参展海丝之路文化和旅游博览会的原因,NEON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十分看好疫情后中国文旅市场的复苏前景。“我们之前在上海世博会、北京环球影城等园区都有项目落地,成果颇丰,此次参展,也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推介我们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争取更多合作机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几天来,已经有不少客商表达了合作意愿。
“加强遗产保护、深化阐释研究、创新展示传播、强化交流互鉴、搭建合作平台、坚持科技赋能”
博览会期间,各参展方也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展示着活化利用“海丝”遗存,激发文化新动能的多样方式。
在“浙江宋韵·宁海红妆”展区,宋代婚俗展示吸引了众多目光。展区相关负责人一边给观众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里红妆婚俗的文化背景,一边不忘为位于宁波市宁海县的南宋红妆乐园“做广告”:“南宋红妆乐园2021年被列入浙江省共同富裕重点项目,预计明年底建成,2025年投入运营,是集智慧博览、沉浸体验、剧场演艺为一体的宋式建筑群落,届时可以体验宋代点茶、喜事茶点还有‘梦嫁’表演。”
除了沉浸式体验,研学旅游产品也获得了人们的不少关注。“磁灶窑生产始于南朝,宋元时期达到鼎盛,是泉州重要的陶瓷外销窑口。”泉州磁灶文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年来,磁灶文旅充分发挥磁灶窑的世遗效应,挖掘品牌价值,精心打造了磁灶窑“世遗+非遗”主题研学营,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课程,在省级非遗磁灶窑陶艺传承人的带领验拉胚、彩绘等陶瓷制作过程。
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中华文化与现代制造创新大会”“首届价值中国品牌文化圆桌对话”“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海丝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宁波文博会奇妙夜”等多项各具特色的配套活动,进一步把海丝文化传递到市民身边,让本届博览会不仅是文旅展示、交流、交易的焦点,也成为全城联动、全民共享的“文化大餐”。
宁波以此次博览会为契机,加强与海丝沿线城市的交流互鉴,全方位多层次挖掘阐释海丝文化内涵,建设世界重要的滨海旅游目的地;同时,会上一批文旅项目的签约、一系列文旅活动的举办,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流动红旗’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鼓舞,时刻激励我们要担当作为,开拓创新,持续践行保持‘干在实处强县有我’的精神。”6月29日,陈建在大别山天堂寨景区门楼广场给县旅司全体职工传达县委县政府的殷切嘱托。
今年以来,天堂寨4A级景区按照制定清单开展“硬件”整改大提升,完成护栏、台阶、地板、栈道破损设施维修225处;新建三星级旅游公厕,对竹林深、小华山、石燕岩、大峡谷、大瀑布、猴谷等7处游线公厕进行改造升级,彻底解决山上厕所时常缺水问题;新采购景交车4台,更新破旧座位套1140个;对景区千金街区域路灯重新规划设计,亮化公共区域游步道1.5公里;升级了整个景区的安全保障系统;对天堂寨河西畈游客接待中心、天堂湖水岸花海等区域绿化、道路、配套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启动景区三条游线黑化方案设计,打造山上、山下双景点格局。
陈建表示,联合党委统筹协调自然保护区罗田管理局、天堂湖湿地公园管理处、九资河镇、文旅局、旅司、天堂寨社区、天堂寨林场等单位力量,形成了整治提升工作的强大合力,大家拧成一股绳,用市场化思维做实做细天堂寨景区建设、管理、营销、服务,不仅为景区带来生态效益、审美效益,还能助力河道流域生态保护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为吸引游客,县旅司还高位推进业态招商比武计划,通过拓展省内外市场、优化产品套票价格体系、加强旅行社合作等方式,将天堂寨景区、大峡谷及黄石河漂流、天堂湖科普游船、水岸花海、三胜剧院、古邑灯光秀、户外骑行等拳头景点“串点成线”,以天堂寨景区旅游品牌带动旅游市场整体提升。到目前,已与25家省内外旅行社渠道商达成合作协议。
为了进一步吸引游客,罗田县旅司围绕鸠兹古邑不断丰富旅游业态,龙8体育官网在体验上增加了“畅游大别山、放歌天堂寨”民歌进景区和特色民俗进景区展演等活动,将民间艺术与旅游相结合,游客接待量与去年同比暴增。
罗田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鸠兹古邑文旅休闲街区负责人李志鹏表示,通过近两年的倾力打造,已建成了大别山地标优品一条街、鸠兹游乐一条街、《梦回鸠兹》《情恋大别山》两个常态化的成熟剧目,同时拥有鸠兹特色餐饮、鸠兹特色民宿、文创、非遗表演等文旅项目,街区旅游业态的完善提升,真正让华中地区各地的游客来得了、玩得好、吃得好、住得下。
罗田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突出旅游特色,做好品牌策划文章,围绕打造大别山山乡生活旅游目的地,变“卖景观”为“卖生活”,以“乡愁”为核心吸引力,以“罗田老家”沉浸式旅游场景,打造武汉城市圈“后花园”“康养地”。
“修水·宁红茶”2023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暨万里茶道文物主题游径活动圆满收官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战略部署,落实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营造全民助力万里茶道申遗的氛围,助推文旅融合发展,6月15日至30日,由万里茶道沿线九省(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旅游专委会、黄山市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了
“修水·宁红茶”2023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暨万里茶道文物主题游径活动。6月16日在安徽黄山举行启动仪式,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王军,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孙小兵,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主任、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段天玲,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黄山市委常委、黄山风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叶建强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常务副主任、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二级巡视员王风竹主持仪式。
相关政策、价值阐释、形式创新、科技赋能、遗产传播、活化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与讨论。会上,九省(区)共同发布《万里茶道文物主题游径黄山共识》。主要内容包括:以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和申遗城市联盟工作机制为基础,分层级建设中国、省域、县域万里茶道文物主题游径,争取将万里茶道文物主题游径列入全国试点项目予以建设;以万里茶道(中国段)申遗推荐点为基础,串珠成链,做好万里茶道申遗推荐点保护管理工作;以高位谋划、统筹规划为基础,突出各地优势和特色,切实发挥万里茶道文物主题游径的综合效益;以万里茶道遗产价值阐释为基础,创新展示利用方式,做好价值阐释展示,讲好万里茶道上的“中国故事”;以文旅融合、普惠民生为基础,建设以茶为媒、传承古今的可持续发展的万里茶道。湖北依托本次活动,串联起省内5个节点城市的万里茶道遗产资源,打造省内区域文物主题游径;黄山祁门等地也适时公布了本地万里茶道文物主题游径,万里茶道国家、区域和县域文物主题游径三级联动模式初步呈现。
沿途打卡61处万里茶道申遗点、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4A级以上景区;走进宁红漫江茶园、鹤峰木耳山等茶园,以及祁红集团、羊楼洞茶文化产业园、长盛川等茶企,在品鉴体验中了解祁红、宁红、赤壁青砖茶、长盛川等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制茶技艺;举办无人机点亮万里茶道、遗产点城市定向赛、茶道非遗展演、万里茶道(草原)音乐节及颁奖盛典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征集沿线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群体支持万里茶道申遗自愿签名4000余人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新华网、荆楚网及各新媒体平台全程跟踪报道本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本次活动在聚焦文旅深度融合时代背景下,在全国推动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的要求下展开,采用自驾游集结赛打卡茶道沿线不可移动文物的方式,实现文化、文物、体育、旅游与产业的融合,突破了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的传统模式,构建了创新性的文、旅、体、产融合发展,合作多赢的新模式;突破了对不可移动文物重保护、轻利用、保用分离、保用对立的局面,实现了系统发掘文物资源的价值,通过主题串联,多方式、多维度、引领性感悟文物资源所蕴含的中华历史文化内涵;突破了传统的孤立、散点、单一式的对文物的认知,展现出全景式、多视角、沉浸式的体验和认识,让广大民众切身感知文物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突破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融合不够的状况,推动了万里茶道申遗与茶叶制作技艺非遗在文物主题游径中深度融合,让选手们在深入体验中了解祁红、宁红、赤壁青砖茶、长盛川青砖茶等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制茶技艺,通过文旅推介会展示了鹤峰花鼓灯、九江采茶戏等非遗技艺,推动非遗技艺活态化传承,沉浸式利用;突破了常规单一的宣传推介模式,搭建了九省区近20个城市联动、各级政府联办,城市间交叉推介和遗产传播的共享平台,全媒体大声量主题宣传、权威讲解阐释、跟踪式报道将使本次活动的影响持续而深远,必将带动各地积极行动起来,将万里茶道沿线各地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文物资源优势,得到有效释放并转化为强大的产业优势和文化影响力。
此次活动的举行,有助于保护和利用好万里茶道沿线上的珍贵文化资源,让陈列在沿线上的文化遗产更好地活起来,使得文化线路焕发新的生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