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long8中国复发性流产(反复胎停)、反复胚胎种植失败、反复生化妊娠、原因不明性不孕不育等相关医学科普,疾病诊疗等。
最近朋友圈频频刷到患者姐妹po出旅游的美照——人美、景美、心情更美(为保护大家的小心灵,此处就贴心地不放图了)。
看得我是既羡慕又欣慰,内心百感交集,只好用近日新学来的00后流行语皮一下:尊嘟假嘟,这么好看的地方和人儿,是真实存在的?
话说回来,现在正值秋天,天气宜人,确实是旅行的好时候,尤其我们平日为求好孕奔波劳累的姐妹,更是最好趁此机会好好出去玩一下,舒缓身心、释放积攒的压力,没准回来还能有意外之喜。
那么,旅行造娃到底靠不靠谱?心情好会更容易怀孕吗?而心情不好是否又会导致不孕?趁着休假高峰期,和大家简单聊聊这个话题。
心理因素对怀孕率的潜在影响一直是生殖医学领域最具争议的课题之一,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压力本身会导致不孕,而压力对辅助生殖技术结局的影响也仍然存在一些争议[1,2]。
所以,如果你正因怀不上而痛苦,大可不必再纠结“自己是否因为压力大才怀不上”这样的问题;也千万不要抱有“我一定要出去旅游解压才能怀得上”这样的想法,放下自我限制,顺其自然就好。
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然否定压力对怀孕的影响。虽然压力和不孕的联系尚缺乏坚实的直接证据,但压力促使人做出的不健康行为却通常容易干扰受孕的成功率。例如压力大的时候,可能会容易失眠、茶饭不思/暴饮暴食、过度锻炼、酗酒、吸烟、低下,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影响您和伴侣的身体状态和生育能力[3,4]。
例如1995年发表在《Psychosom Med》的一项对比研究提出,有抑郁既往史的女性患不孕症的风险几乎是没有抑郁病史女性的两倍,抑郁症状以及抗抑郁药物可能在不孕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5]。
2015年发表于《Nature Reviews Urology》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心理压力与参数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心理压力作为男性不育症的潜在危险因素不容忽视[6]。
不过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因为相应的也有大量研究表明,管理压力、降低压力水平对生育能力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升怀孕率[3,7]。
简单一句话:有压力没关系,尽情去释放(以健康的方式),笑口常开,好孕自然也来了。
说到旅游造娃,就不得不提一下2016年国内某旅游网站曾发布的一项《旅行怀孕幸福度调研报告》。
报告结果很有意思:有48%的受访者 对“在身心放松的旅途中更容易造人”深信不疑,36%的人持中立意见,仅有16%的人否认这一观点。相比之下,男性更向往在旅途中“造人”。
虽然报告数据采样时间距今较久,面向的人群也大概率不是同一批人了,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一定参考意义。而报告指出气候宜人的海岛是高人气的“造人圣地”,马尔代夫、海南三亚、普吉岛、巴厘岛和济州岛是育龄男女最爱的五大“造人海岛”,我们在挑选行程时也可以稍作参考。
既然要放松,就放松到底。好的旅游计划,可以按部就班,可以适当随心所至,但坚决不建议把行程定得太死,一天开车辗转四五个景点,或者跟着旅行团东奔西跑,晚上回到酒店人困马乏,想到第二天还要早起赶行程,谁还有兴致和精力造人?
不妨放下“我一定要去某个景点”的意识枷锁,提前定好几个主要想去的地方(最好避开旅游旺地),其他时间留下大段空白慢慢填充、灵活调整,体会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肆意和放松。
出门旅游,尤其有娃家庭旅游,要带的物品总是很多,这时我们就需要给行李箱瘦瘦身,除了应急药箱、漂亮舒适的衣服,防晒用品、个人证件等必需品,其他能和酒店前台借用或在当地能即时买到的物品,就让它们留在家里吧。
小药箱清单可基本包括:叶酸片、电子体温计、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拉肚子药(盐酸小檗碱)、外用止痒药(炉甘石洗剂)、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红霉素软膏)、碘伏棉签、创可贴、含有效驱蚊成分的驱蚊剂。其他个体化用药如晕车药、抗过敏药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备。
出门在外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不可少,可以尽情打开味蕾,但请注意,不要超出日常食量太多,也不要为了赶行程吃了这顿没下顿,更不要省去饭前必要的洗手步骤!适量饮食、三餐规律、注意卫生,吃得好心情好身体状态也就好了。
睡眠也是同理,“三天三夜三更半夜”这种放纵程度肯定是不提倡的。保持充足睡眠,双方精力充足,才能更好地享受旅程,好好造娃嘛。
篇幅有限就先写到这里,姐妹有好的旅行好孕故事或Tips、避坑小指南,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