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消费资讯综合报道】8月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下称《投诉分析》),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1.5万件,解决49.7万件,投诉解决率80.7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91亿元。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9782件,加倍赔偿金额336万元,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58万人次。
《投诉分析》提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热点问题主要涉及旅游出行、演出票务、教育培训、食品安全、家装建材等行业和领域。其中,旅游出行投诉增长显著。今年上半年,消费者旅游出行需求得到集中释放。旅游出行涉及交通、住宿、餐饮、景点、导游、购物等多个环节,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酒店行业趁节假日大幅涨价、部分酒店缺乏诚信单方面违约或砍单、旅游景区消费体验差、景区购物问题多发、导游强行推销、强制购物问题屡禁不止。
龙8头号玩家
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学生和家长出行前一定要做好计划和攻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冲动消费。如购买当地特色商品,要事先了解当地有何特产,大致价格水平,做到心中有数。若购买贵重物品,建议选择当地知名正规商场,购物后主动索取票据等购物凭证。
此外,演唱会、音乐会、话剧等线下演出深受年轻消费者群体欢迎,年轻消费者普遍选择通过网上平台购买演出票务,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如退票难、遭遇“盲选”座位、“跳票”问题多发。
《投诉分析》指出,相关演出票务平台和主办方应该站在促进消费潜力释放的角度,思考如何更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提高消费体验,比如在制定服务条款时,借鉴航空、铁路等其他服务行业的成熟做法,制定阶梯式退改规则,依据退票、改签时间不同实行阶梯化费率,基于公平原则合理制定退换票规则并向消费者公示,保证消费者在购票前充分知情和主动确认。如果推出“不退不换”的门票,应当同时推出可退换门票,并且设置合理价格供消费者自主选择和公平交易。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对演出票务市场的监管,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演出票务监管服务平台,实时监控演出票的来源和流向,推动演出票务交易公开透明,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职业技能培训领域,乱象主要表现在一些培训机构宣称“包教包会”“承诺兼职”,并编造其他学员成功案例,但实际课程内容质量低劣、与实际操作脱节;培训机构利用部分人员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声称有“内部试题”包过考试,甚至缴纳费用便可直接获取证书等诱骗消费者支付所谓“培训费”;一些考公、考编、考证培训机构宣传“不过退费”,但消费者按照合同约定提出退费要求时,却遭到经营者故意拖延或收取不合理费用等。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培训机构和相关诈骗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依法查处和追究相关违法犯罪人员行政和刑事责任,切实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净化职业和技能培训领域市场环境。且除前述外,中国消费者协会还在《投诉分析》提到,食品安全问题、家装建材行业乱象、视频直播平台投诉多发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