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657

旗下民宿 分类
大理民宿这三年发布日期:2024-06-28 浏览次数:

  今年1月,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让本就热门的大理持续升温,游客涌入,旅游复苏。数据显示,大年初一,大理州共接待游客34.29万人次,同比增长506%。

  时隔三年,我头一次踏上归途,回到家乡。整个洱海流域都有我熟识的民宿经营者,我在磻溪和沿途的民宿老板聊了聊,听他们讲述这三年的经历。

  1月19日,离除夕还有两天,大理古城周围的道路已经开始拥堵。一路向北继续行驶大约10公里,我先后遇到了三个岔路口,指示牌上都显示通往“磻溪网红S湾”。

  小池是我同学的堂妹,原来是乡镇上的中学英语老师,她放弃了体制内的工作,一年前回家帮忙打理客栈。她家的客栈与洱海一路之隔,位于S湾的落笔转弯处。

  下午2点多,气温大约17℃,洱海边的风力大概有4~5级,天空碧蓝如洗,没有一丝云彩,一如往常的冬季。磻溪S湾游客众多,步行和骑单车的人流交织在一起。有三五个歌手架起了直播支架,在S湾的转弯阴影处弹吉他,唱民谣,大方地让路人拍照。沿途依然有几个本地阿姨叫卖。

  为数最多的还是旅拍店的招牌,在二楼或三楼的天台,摆上一个白色的透明玻璃球,一张白色桌子,以洱海为背景,构造了一个极简的拍摄场景,入场费10元。这短短的一段大约一公里的S湾,有100多家旅拍店。

  小池元旦之后就变得巨忙,微信上回复咨询,接受预订,接送旅客。社会全面放开后,她家的客栈已经预订到2月份。暑期房价在600-800元之间,最近的价格是2000-3000元,还供不应求。

  经过几年旅游业的发展,每个村民似乎都“精明”地嗅到商机。在路边,无论是卖气球,卖鸥粮,“甚至家里的厕所打开让人上厕所”,每天都能有几百元收入。家里有空地的,纷纷敞开怀抱,拿出二维码,停车一次收费10元。“我们村有房子的都在搞客栈,没房子但有地的都在盖房子。”

  小池家的客栈在2020年1月份收拾完毕。因为门前的生态廊道尚未修建完成,再加上疫情影响,前半年处于关门状态。关门期间,200万的装修成本,“一点都收不回来”。能做的只有打扫房间保持干净。2020年7月暑假恢复经龙8long8国际营,小池说,“虽然有疫情,但基本没有太受影响。”

  这个答案在我的意料之外。我以为疫情限制了出行,旅游业的生意应该会大受影响。但仔细一回想,疫情三年来,大理基本没有大规模的本土感染病例。经过两年半的经营,小池家的成本已经收回了,每年的收入稳定在80万-100万元。

  小池家往南走不到100米,云南人梁海燕在这里开了一个咖啡吧,兼顾旅拍业务。

  梁海燕虽然是老板,但是什么都得干,有时候是削橙子,有时候是洗碗,有时候要对接旅拍的业务,还要兼顾几百米外另外一个店里的生意。

  梁海燕的客栈最开始建在银桥镇富美邑村,距离磻溪村大概5公里。她的客栈是富美邑最大的一家,有20间客房。

  正式开业是2016年10月。2017年3月因为洱海史上最严整治行动,梁海燕的客栈被贴上封条,停业整顿。

  因为担心房间里的家具设施无处可搬迁,梁海燕觉得最经济的方法是找到下一个地皮继续开。她带着窗帘、音响等物件从洱海边迁移到了苍山脚下。

  2019年12月份,梁海燕山脚下的客栈开业,有7间房,主打亲子路线月的时候,过年的房间全部订满。后面因为疫情开始,全国静默。

  山脚下的客栈之前有两个管家,三个前台,两个阿姨,后来只剩一个管家,一个阿姨,进行必要的日常维护,一个月仍然有一两万的固定支出。

  在山上亏的“耐不住”的时候,她和很多客栈从业者一样,想过很多自救的办法。她也做过直播带货,还把老本行捡起来。她本来是一名职业的婚纱摄影师,过她手的一套婚纱照费用至少是五六千元,后来90元的游客照她也接。

  她也带客人出去旅拍,从大城市的影楼衔接过来的客人,费用是2800一对,她要包接机,包住宿,包拍。

  2022年3月,她选择回到洱海边,在磻溪S湾租下两栋房子。一处有3个房间,一处有4个。面积都不大,18年的房租400多万。

  梁海燕说,短短的一公里湖岸,上百家客栈“有证的不会超过4个”。现在,审批较为容易的是咖啡馆和旅拍店,这也是咖啡店和旅拍店遍布湖岸的主要原因。

  介绍我去认识梁海燕的是磻溪本地村民杨葵发。他对人热情,熟悉村里的人情关系。可是沿着S湾一线经营的店走一圈,很多人他已经不熟悉了。疫情前,他热络地维系着和众多民宿经营者的关系,他的一线临海房子也出租给了广东人经营。

  虽然不是海景房,但在2015年、2016年的时候,“360天有300天以上都是满房,不分淡旺季。”

  杨葵发临海一线的那所房屋,因为洱海生态移民搬迁在2018年12月24日被推平。政府给了他赔偿款和一块新的安置地,距离磻溪村大约8公里。

  搬家后,杨葵发很少回去磻溪。现在的磻溪,让他觉得有种“熟悉的陌生”,大部分人都换了,市场已经不怎么熟悉。

  曾经他熟悉的人,有人去大理古城开火锅店,有人去新疆伊犁开客栈,一部分人去了西双版纳和腾冲继续做民宿,一部分人彻底离开大理回归大城市生活。

  他说不清楚S湾为什么走红,但他觉得红了好,能解决很多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哪怕只是打扫卫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