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657

房客体验 分类
“年度最佳”冲奥大热颁奖季必看!发布日期:2024-06-14 浏览次数:

  欧美各大媒体纷纷公布2020年度佳片排名,影片《第一头牛》同时夺得了《时代》周刊与Indiewire的年度佳片第一名,在前不久公布的《视与听》年度佳片中影片也获得第三名。

  在“奥斯卡风向标之一”第55届美国影评人协会奖上,《第一头牛》获得50票的高位,仅次于赵婷导演的《无依之地》。

  导演凯莉·莱卡特,名字对一些影迷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但近年来她其实已是美国独立电影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俄勒冈,冬日清晨的河畔,货轮缓缓轰鸣而过,散步女孩的狗在泥土下发现了什么异样,女孩翻开泥土,两具相互依偎的白骨完整地浮现。

  女孩抬头看看枝头鸟儿,露出笑容的样子,就好像这就是带点惊喜的小日常,丝毫不觉阴森可怖。

  很难想象这是一部西部片的开头,影片用35mm胶片,1.37:1的画幅记录了19世纪20年代美国西北部俄勒冈密林之中一段“微不足道”的友谊。

  而莱卡特擅长的,正是用漫步一般舒缓的节奏,描绘自然风物之美和人物细微的情绪,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之下那些“不足道”的孤独与友谊。

  这一时期的俄勒冈,是海狸猎人的机遇之地,海狸皮作为皮草价值不菲,吸引了冒险者们来此积累财富。

  做捕猎队厨子来到俄勒冈的糕点师Cookie无意中救了中国移民King Lu,两人由此结缘。

  营地首领引进一头奶牛,两人冒险偷牛奶,“创业”买蛋糕,虽然一度生意兴隆,最后却事情败露被追杀。

  仅就剧作结构而言,影片情节越向后推进,我们越能意识到开头发现白骨场景的妙处。

  两人的结局染上一丝宿命色彩的同时,观众也被这样文学性的处理所操控,对两个主角命运的叹息,“死则同穴”的浪漫,若以常规收尾只会是点状的情绪,就这样弥漫到整个影片的后半段中。

  当然莱卡特的旨趣远不止此,要知道,影片的原著,乔纳森·雷蒙德的小说《半条命》中,是并没有牛的。

  莱卡特一向中意“动物演员”,《昨日欢愉》与《温蒂和露西》中她两度起用自己的狗“露西”,后来她更是在《某种女人》的字幕中标示“献给露西”。

  而《某种女人》中大放光彩的变成了马,它与莉莉·格莱斯顿、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联手贡献了一场极浪漫的骑马戏。

  《第一头牛》中,莱卡特选择了一头名叫“伊维”的泽西牛,她喜欢这种奶牛深邃有表现力的眼睛。

  莱卡特不会像典型商业片中那样给动物角色强行代入人的视角和情感,而是让其自然地融入情境中,与人因具体的生存境况产生联系。

  这在她带有新现实主义色彩的《温蒂和露西》之中尤其典型,人与狗的聚散离合让人心碎,很容易让人想起《偷自行车的人》。

  在《第一头牛》中,Cookie每次偷奶都会“一厢情愿”地带着怜爱之情和母牛聊天。

  较之周遭大多冷漠的人,莱卡特作品中的主角一向更愿意与自然——包括动物——亲近。

  看《第一头牛》时或许有观众会质疑Cookie和King Lu偷奶的行为。这其实是莱卡特一贯怀疑和批判美国社会体制的延续。

  《温蒂和露西》中,温蒂走投无路在超市偷东西,被店员抓住,这位店员还在管理者面前义正辞严:“买不起东西的人就没资格养狗。”

  然而无论是《第一头牛》还是《温蒂和露西》,导演显然都选择了“犯错”的漂泊者一边,暗示与体制的龃龉是因为体制的冷酷挤压。

  龙8体育官网

  莱卡特热衷于在作品中加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审视,但这种审视往往是保持距离的,并不是她关注的重点。

  《昨日欢愉》中车载广播里永远都在争吵政局,但主角一关广播,这些噪音瞬间就被郊游的野趣所隔绝。

  而到了《第一头牛》里,营地首领成了五谷不分的嘲讽对象,他不知做蛋糕要用牛奶,更不知海狸的消亡已经迫在眉睫。

  总而言之,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就像《某种女人》中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上课时讲的内容,你其实不必听讲,因为导演更在乎上课和听课的人。

  这种孤独不仅仅是像《温迪与露西》里的温蒂那样无依无靠成为流浪者,也包含精神上的边缘化,即便过着安稳的生活也难以抵挡这种荒芜。

  这种联结在莱卡特镜头下展现出一种赤子般的纯粹,《第一头牛》就延续了《昨日欢愉》中两个男人间并不掺杂性意味的友情——

  只不过《昨日欢愉》全片都在追悼这种情感的消逝,而《第一头牛》终结于这种情感的高峰。

  Cookie和King Lu,完全不像西部片的主角,Cookie性情细腻内敛,King Lu精明却也有些天真,两人都是淹没在大历史中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第一头牛》突破了西部片类型束缚,更重要的是突破了好莱坞几十年所反复打造的西部叙事语境的束缚。

  在那个时代里——或者说在任何时代里,相比兴风作浪,我命由我的牛仔,更多的是这种梦在最初就破碎了的孤独旅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