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季越来越近,在受疫情影响而文艺佳作匮乏的这一年里,有一部影片屡屡被人提起——
从2020年初该片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开始,其导演凯莉·莱卡特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凯莉·莱卡特是近十年来美国独立电影界最成功的女导演之一,崛起于圣丹斯,频繁亮相欧洲三大电影节,作品也进过“long8国际官方网手机版app《电影手册》年度十佳”。
后来,她还在波士顿的美术馆学院取得了艺术硕士的学位,这一切都为她成为电影导演打下深厚的基础。
2006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凯莉·莱卡特的《昨日欢愉》一经亮相便引起轰动,收获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并被认为是独立电影界迟来的成熟之作。
但很多人不知道, 这离她的作品(处女作《野草蔓生》)上一次在圣丹斯展映已经过去了整整12年。
在这段漫长的日子里,她无片可拍,曾当过五年的沙发客,一个人驾车沿着号称“全美最孤独的”50号公路穿越了美国。
正如后来的电影《温迪和露西》里那样,莱卡特带着名叫“露西”的爱犬走上了这段崎岖的旅途,孤独地寻找着自己的目的地。
在出发之前,好友托德·海因斯(《天鹅绒金矿》《卡罗尔》的导演)向她推荐了作家乔纳森·雷蒙德的几部短篇小说,其中就包括后来被她拍成电影的《昨日欢愉》。
许多朋友告诉凯莉·莱卡特,在《昨日欢愉》的文字里看不到“电影”,但她并不那么认为。
“大自然中的时间流逝和密林深处的徒步让我听到冥冥之中的召唤。”这是她的阅读感受。
很快,她把这篇6500字的小说改成了一个50页的剧本,并带领一支六人团队进行了短短十天的拍摄。
《昨日欢愉》讲述一对昔日好友各自面对着生活中的种种烦恼,许久不见的他们约定周末前往俄勒冈的深山里寻找温泉。
影片开头,即将成为父亲的马克在收到朋友邀请时生怕这次短暂的露营会惹妻子不开心,于是姿态卑微地寻求她的同意。
虽然没有激烈的争执和剑拔弩张的气势,但莱卡特的镜头还是精准地捕捉到了这对夫妻间无形的隔阂与被庸常生活捶打过的消极情绪,仅通过寥寥数语便将马克的安静、敏感和拘束交待清楚。
与他相反,科特虽然生活困顿,却保持着嬉皮士式的乐天派作风。两人许久之后再见,已然有些生分,莱卡特将这些微妙的关系和情绪,一一陈列在短短的76分钟里。
《昨日欢愉》基本奠定了莱卡特后来的创作风格,那就是在极简的故事框架里描绘细微的情绪和气氛。
影片讲述的是两位好友的周末旅行,莱卡特大胆去除旅途中的细枝末节,转而探究角色内心最幽深、最柔软的部分。
科特发表了一番关于“泪滴型宇宙”的演说,马克只是若有所思地应和着好友漫无边际的发言,似乎还身处在尘世烦恼的囚牢之中,只有脸上不时闪过篝火的影子。
莱卡特习惯用这样无声的瞬间去回应现代社会的喧嚣,在万籁俱寂的时刻用微光照亮人物的思绪。
乔纳森·雷蒙德的原著里有很多日常琐事,他笔下的角色总是和周遭环境融为一体。
她表示,希望能借着这样的工作机会,去游历一些本不会去到的地方,认识她本不了解的画家,阅读文学作品以获得灵感,接触陌生的摄影风格。
《昨日欢愉》的成功打通了凯莉·莱卡特的事业命脉,也成就了她与乔纳森·雷蒙德这对编导搭档。
此后,他们联合创作了《温迪和露西》《米克的近路》《夜色行动》《第一头牛》四部作品。
除了在蒙大拿拍摄的《某种女人》,她近些年的作品均在俄勒冈取景。因此,莱卡特也喜欢把自己的电影称作“新时代西部片”。
她将人物置于充满未知的空间,无论是《昨日欢愉》里波特兰近郊的山脉,《温迪和露西》里充满变数的公路,《米克的近路》里大迁移时代的蛮荒之地,还是《第一头牛》里苍翠却暗藏危机的密林,莱卡特的主人公们总是行走在西部的旷野之上,探索着生活的边界。
然而,与典型的西部片不同,莱卡特的西部片里从来没有所向披靡的英雄和气度非凡的牛仔,都是些困苦的小人物、四处漂泊的游子、寻找新生活的移民。
莱卡特说,她的电影也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地方,但这种位移并不“伟大”,而是从家里的橱柜边出发去小镇广场,或是从停车场走到加油站。
在筹拍《温迪和露西》时,她曾实地考察了三千多个停车场,最后才找到符合原著意境的那个。
为了拍摄《某种女人》里一场骑马戏,她花了四个月在养马场工作,只为了近距离观察马前行时的姿态。
在莱卡特的电影中,平淡生活已经蕴藏了足够的波澜,人物的隐秘心事随时都可能翻涌而起。
她极具颠覆性地将美国最本土化的类型片——西部片改造成一种更加内化、轻柔的模样,并塑造了西部片里难得一见的人文风景,在那里有和所有西部牛仔一样坚毅的女性,也有虽然平凡却格外温柔的男性。
但是她的电影中永远不见深文大义,只有普通的小人物,只有他们安静地行走在生活的路上。